法律上对于酒后驾车是如何认定以及处罚?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16-05-11 15:48) 点击:245 |
法律上对于酒后驾车是如何认定以及处罚? 首先,关于认定问题,我国在2004年颁布制订的《车辆驾驶人员血液、呼气酒精含量值与检验国家标准》有明确标准--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/100ml,小于80mg/100ml属于酒后驾车行为;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/100ml就属于醉酒驾车。因此,只要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/100ml的,就属于酒后驾驶,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了;大于80mg/100ml的,属于醉酒驾驶,触犯刑事法律了。 其次,关于处罚问题,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上对于酒后驾车的(不构成危险驾驶罪的范畴内),首次发现饮酒后驾驶的,暂扣驾驶证6个月,并处1000至2000元罚款,再次违反的,就要处10日以下拘留,并处1000以上2000以下罚款,并吊销驾驶证。达到醉酒驾驶标准,构成危险驾驶罪的,除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外,还要由公安机关约束其人身自由至其酒醒。 不管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,都是一种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不负责、不尊重的行为。诸位驾驶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,应当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,拒绝饮酒后驾驶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